PAM(聚丙烯酰胺)自動加藥裝置是水處理、污泥脫水等工藝的核心設備,其核心功能是準確、自動地完成PAM干粉或乳液的溶解、成熟和定量加入。該裝置通過高度集成和自動控制,顯著提高了藥物使用的效率和效果,降低了手動操作的強度和誤差風險。
其PAM加藥系統工作過程始于準確的PAM制備環節。干粉加藥裝置根據預設濃度和流量信號,通過精密螺旋給料機將PAM粉定量輸送至溶解罐。在溶解罐中,高速攪拌機與清水(或工藝水)共同作用,使粉末迅速濕潤分散,形成均質溶液。乳液裝置通過測量泵準確提取乳液進入稀釋系統。本階段的關鍵是避免粉末結塊或乳液破裂,以確保初始混合均勻。
然后是一個至關重要的PAM加藥系統成熟過程。初步溶解的PAM溶液被送入成熟罐。在這個階段,溫和的攪拌繼續進行,溶液經歷了完全的“成熟”(通常大約40-60分鐘)。這個過程非常重要,使PAM聚合物鏈完全伸展和水化,完全激活其絮凝活性,形成具有良好絮凝性能的粘性溶液。嚴格控制成熟時間和攪拌強度,過長或過強可能導致分子鏈斷裂,降低功效。
成熟的PAM溶液進入儲存和準確加入階段。成熟的藥液轉移到儲罐備用。當系統接收到來自工藝流程的實時信號(如進水流量計、污泥濃度計或濁度計)時,控制系統立即啟動。根據預設程序和反饋信號,準確計算并動態調整計量泵的沖程頻率或轉速(通常選擇精密螺桿泵,因為它測量粘性流體穩定,剪切力小)。計量泵將所需濃度的PAM溶液連續穩定地輸送到指定的加入點(如混合池、管道或離心脫水機入口),以準確的流量。
整個PAM加藥系統的“大腦”是一個先進的控制單元。它集成了PLC或智能控制器,不僅負責驅動干粉加入、攪拌、成熟、溶液轉移和計量泵運行,還實現了關鍵參數的實時監測和閉環控制。該裝置通常配備液位計、濃度計(可選)、流量計和其他傳感器,以確保材料在各個環節的平衡和濃度的穩定。控制系統根據工藝要求(如進水流量變化)自動調整劑量,實現良好的劑量消耗和穩定的處理效果,提供故障報警、數據記錄和遠程監控功能。
綜上所述,PAM自動加藥裝置通過精確給料→溶解→充分熟化→穩定儲存→信號響應→計量投加→閉環控制的完整過程將固體或液體PAM轉化為活性溶液,并準確地注入處理系統。其核心價值在于自動化和智能化,確保PAM絮凝劑在合適的濃度和良好的活性狀態下準確及時地使用,顯著提高水處理或污泥脫水的效率、效果和經濟性。
本文關鍵詞:PAM加藥系統全解析、絮凝劑自動加藥裝置、PAM自動加藥裝置、混凝劑加藥裝置